我校“一带一路”智库建设工作五月例会于27日下午在泉山校区3号楼302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华桂宏教授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独联体国家研究中心、中拉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以及相关学院负责人和“一带一路”研究院全体人员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娄峥嵘教授主持。
![](/_upload/article/images/1b/dc/de75419143ccb1176f5f85ba2f22/723a74a3-5922-4186-9b06-136d8a032bff.jpg)
“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正平教授首先就一个月来有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包括获批承担4项2021年度省重点智库重点研究课题、组织申报江苏省社科联2021年度重大应用研究课题并有1项课题立项、敬文书院《陌上蚕乡》作品荣获2020“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奖二等奖等9项重要事宜。其次,对计划6月下旬联合举办的《“十四五”江苏区域发展新布局新格局研讨会》和8月合作开展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行”调研方案提出了想法,包括研讨会的重要议题和热点问题、调研方案的考察地和主要内容等。
与会人员就有关工作发言,并交流分享“一带一路”信息动态。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孙红旗教授建议增加自主设立研究课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筹划举办多样化的学术活动和文化交流,扩大智库影响。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张秋生教授提出从“向上、向外、向下”多个维度开展智库研究。“向上”需要整合全校科研力量开展服务国家战略研究;“向外”需要应对国际挑战加强与国外智库合作研究;“向下”需要结合省市中心工作深耕地方发展研究,如新形势下的侨情侨务与“一带一路”共建研究。
校党委书记、“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华桂宏首先为首席专家孙红旗教授和张秋生教授颁发聘书。接着,华书记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并做总结讲话。他指出,要持续优化管理机制,整合全校科研力量,建立智库人才数据库,打造起跨学院(研究机构)整合、跨学科融合的智库研究矩阵,加快提升重大课题攻关能力。要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研究,在加强国际经济研究的同时,聚焦重点国家和区域,大力拓展研究领域,更加注重涉外法律、人文交流等多方面研究,为更好参与国际事务提供智力支持。要按照智库范式,以服务决策咨询为导向,完善成果考核评价机制,努力产出国家、部委和省市需要的有影响、有价值智库精品。
![](/_upload/article/images/1b/dc/de75419143ccb1176f5f85ba2f22/9c1d3f2e-283d-4d56-bd8e-2fa9897ea43f.jpg)
![](/_upload/article/images/1b/dc/de75419143ccb1176f5f85ba2f22/33e055ef-01be-4f14-84da-6a5cd2ee6118.jpg)